2005.12
迎接新年度的「2006年宜蘭縣社區日曆」,7月份有著五結鄉協和社區自己的書寫,一個個故事串連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社區面積351.5公頃、人口3161人…,範圍包括過去的中一結庄、大埔庄、鐤橄社及青仔地四部分,台灣光復後,將三庄一社合併成一村,並改名為協和村,希望四區聚落人民能協力相助,和平共處,共同開創新局之意。」
「社區位於冬山河畔,有著五股圳、大埔圳、黑水港、二結圳流經轄區內注入海洋…,過去地勢低漥,大水不斷、積水不退,有『高處淹三次、低處淹一次』的說法…,冬山河整治後,今日廣大的農田是著名的越光米及五農米的產地。此外目前亦正在推廣有機蔬菜種植、米酒釀造、古法燻製的鴨賞等…。」
「傳統的農村社區,就未來發展言,邁向結合觀光及更高附加價值的精緻農業應是最佳之途徑…,期許以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希望將勤樸而實在的協和精神發揚出去,以環保、觀光、米食產業等軟體建設為發展工作的重點…」
…………
也許您曾和我一樣,「協和社區到底在哪裡?」會一知半解問著。
告訴您-如果您曾經倘佯在冬山河親水公園,吆喝著五月的縣傳統龍舟賽、伴著童玩節嬉戲過暑假、欣賞著國際名校西式划船賽。也許您曾在地中海風情的香格里拉享受餐宴,在冬山河西畔各具風格的高雅民宿接待親朋好友。或是您曾路過五結街上後,欣賞著一片綠油油的田野風情畫,讚嘆有著改建後相互競美的農舍點綴其中。還是曾經路過關廠許久的宏國木業,感嘆逝去的風華歲月,走過縣定古蹟的永安石板橋,緬懷先民的遺跡…。這一切踏踩都發生在幾近失聲的「協和社區」土地上,只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腳印,總是容易被抹蝕淡去-
「真的很少人知道有協和社區!我們參與2006年宜蘭縣社區日曆製作,就是要透過社區主體的自我再現與爭取發聲管道,讓潮來潮往的過客與短暫停駐的旅客,都能知道冬山河畔有協和社區,而我們長年生活其中。」
「親水公園開園後的觀光人潮,確實帶來社區的商機、繁榮與人口結構的改變,在商店、觀光旅館、餐廳、民宿、公寓大樓如雨後春筍冒出之際,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部份社區生活,依然有著自己不變的軌跡,社區也傳承著依附土地獨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共同歷史記憶和一個個珍貴人文故事。」
「對一個社造菜鳥的我們言,從參與社區日曆製作歷程,學習了初步啟動社造所需的智能,12個社區共同參與的研習課程-如社區資源調查、耆老訪談進行、工作團隊組構、田野資料展現…等,社區從這個參與平台
中確實獲得一些推動社造技能、培育社造人力機會與接受一些社造概念,這是過去不曾有的機會。」
上述是歸納幾個參與協和社區日曆工作者的動機和感想,從訪談中分享彼此共同參與的甘苦、工作中的成長,相互推崇的那份謙虛與不居功。也感受完成社區日曆製作,企求自我主體展現歷程中的辛苦,如果對照著之前製作完成的「協和社區導覽手冊」,相較之下確實看到了從生澀到成熟的社區資源展現技巧。從他們開始憂心社區工作團隊的未來、思考社造路何去何從的話語中,確信一個從參與中集結的社區共同意識逐漸在萌芽,也看到一個新啟動社造社區邁向欣欣向榮的希望所在。
幾年來,若選擇縣內初始啟動社造的社區,進行訪談作社造報導時,最常聽到的共同肯定是「因參與了宜蘭縣社區日曆制作,社區啟動了社造機制,投入了宜蘭社造家族」,似乎在社區、社造、社區日曆到宜蘭社造家族構成了一個綿密的進程,建構了另一個無形的共同體。
記得到協和社區的那一天是一個深秋的午后,在冬山河畔加油站的辦公室2樓,提供充當社區社造工作點中,大片的落地窗外的有宛若長虹的捷徑橋、綠草如茵的親水河畔和遠處的宜蘭地標龜山島等。廣闊的視野景多添加話題多、想的也多,訪談倒比較像是聊天式的進行,因此談社區日曆、冬山河聯盟,聊依附製作社區日曆中的社區意識到宜蘭意識建構。正巧翻開當天的報紙,赫見斗大的新聞-「副縣長因發現2005年宜蘭縣社區日曆中有官樣、不美觀或主題不明確等照片,搖頭表示『明年如果再這樣的話,乾脆不要再印製了』」。
那一刻-真是五味雜陳,套一句話「有那麼嚴重嗎?」,也撩起筆者想藉解析依附社區日曆製作,以此媒介探討啟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機制與功能,回歸「宜蘭縣社區日曆」製作的原貌-
縣政府委託非政府組織承辦,每年並結合12個社區,共同推動宜蘭縣社區日曆制作執行,藉以貫徹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實踐於村里社區。這是基於社區總體營造事務推動及於底層,必面臨複雜性,動態性與多元性的環境特質,因此由公部門、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公民三者,以「公、私合夥」方式行共同管理、生產、配置的治理模式,此合夥方式主要強調公、私部門間的互惠平等、共同參與及責任分擔。因此其核心關係是改造政府由治理走向統理,更具行政效率、提昇施政品質、將公共資源及於社區底層,私部門因而承擔更多公共責任,造就更多公共利益,社區民眾卻要更多的社區參與和公民智能提升。公部門在此不能自恃是位居一般「官僚體系」的高高上位,對事務執行成敗先尋置身「事外」,自以認為是負責「動口」的裁決、審判者,而忘了推動事務進程中的溝通、協調、參與和共同的責任分擔…。
回朔仰山文教基金會初始擬定的「宜蘭縣社區日曆」製作計劃案,其預期達成有形方面效益是:培訓社區資源調查人才、建立各社區地方資源檔案和「宜蘭縣社區日曆」完成出版。無形效益能有效建立社區共同體意識、帶動社區營造風氣、促成社區結盟、社造經驗交流、展現宜蘭地方特色與社會力,進而建構宜蘭縣社區共同意識。也就是自許成為區域社會力平台,藉製作社區日曆為媒介,實為推動社區營造為主的初衷,從訪談幾個參與過2002-2006年社區日曆製作的社區實踐經驗,約略得以檢視其確實凸顯了幾個功能-
整個企劃案經費是仰山向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專案經費申請全額支援,再透過讓實際參與案例制作的社區共同實踐執行,有別於目前一般有關社造政策的推動執行依附各個單位中,各部門皆有社造經費預算與核撥權。導致各個別社區為爭奪有限資源,強力動員政治網絡或民代施壓,形成有重複資源取得的浪費與社造經費不足的巨大差異,常展現弱肉強食的不公。此不僅造成社區間因資源爭奪導至對立不合,或如過去擁有行政資源的政黨,即利用此一操控資源分配手法,進而直接掌握地方樁腳、培植政治資源,造就畸形的派系政治,或對各社區採兩露均霑的平均分配方式,造成資源浪費卻無行政成效可言。
依附社區日曆製作的社造機制,讓公部門得以結合NPO提出的深具創意案例制作和由下而上的社造操作精神,將社造工作推及於社區最底層、貫徹公共政策及於行政體系最末梢。且公私合夥推動公共政策,將國家社會資源有效再分配於實際從事社造的村里單位,可避免資源分配因政治力介入造成浮濫或不均。另外結合充沛的民間社會力,以社區共同操作方式共負成敗之責模式,透過共同參與歷程,展現全縣性、全面性的社造成果,逐步形塑宜蘭縣社區共同體意識,建構大尺度的宜蘭社區意識認同。
對參與的12個社區言,經由共同參與中學習相互成長,也分享NPO與專業支援團隊經驗、資訊,有更多聯結點的社會網絡建立,創造此後社區更多資源、資訊增益。且檢視從2004年之後參與的社區,大都為初始推動社造起步社區,足證案例推動已建構了完整的社造培訓功能,補足以往不知啟動社造機制,或因政治網絡不足而被屏除社造門外的遺漏,反而形成一股席捲全縣性社造家族聯結。加上全縣性的社區日曆發行,促成各社區為展現自己的社造內涵與風情萬種而各盡其力,有時讓部分社區原有的內部衝突,為因應對外展現社區意識,而減低內部衝突。且從社區日曆初始創意緣起於一個老人家的提議,推動歷程的資源調查、耆老訪談等,社區老人成為重要報導人與參與著,重新被肯定、建構自我價值,甚至成為社造工作的最熱情參與著,無形中加強了社區內部代間關係聯結,凡此種種展現潛藏於社區的另一股深沉社會力,此絕非傳統權力或行政命令下所能收效。
一般公部門的一條鞭運作程序,對於政策推動執行常囿於年度執行成效評估壓力,諸如對依附社區日曆的社造案,往往會汲汲於可立竿見影的「社區日曆」圖文呈現部分。而無視核心的社區營造、社區意識建構、凝聚社會力等多面向檢視,尤其與社區實踐距遠的高位者,更應「高瞻遠囑」避免有此缺憾。筆者支持之後的社區資源調查、社造成果透過「社區日曆」展現時,社區工作者能跳脫傳統社區承襲到的官僚思維、避免官樣文化再現,也能提升文字再現技巧,讓看的到的「社區日曆」、看不到的社造歷程都更完美。也期許共同參與的公部門、NPO,除了看到社區日曆頁頁有故事外,也能體恤一個個社區書寫背後的艱辛、差異性…多予鼓勵、支持。
期待一份用心,能讓下一刻走入親水公園時,有展現「社區日曆」的一角落,看到2006年七月的社區日曆,一頁頁靜靜呈現「協和社區」和冬山河畔的親密聯結故事!也能讓每一個走進縣政府、縣議會、火車站…的訪客,有機會看到12個社區、12個月、365日的「宜蘭縣社區日曆」看板,那裡黏附著看的見的社區生活,也承載著看不到的宜蘭社區意識建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