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1.03
南澳鄉碧候社區,離南澳街上3公里左右,位於大南澳北溪畔,是個泰雅族群聚的部落,遷村現址已50多年了,村民向來樂天知足,個性率真。由於四周山高水急,可耕種地少,故好與大自然的山林為伍。




「泰雅族傳統的精神文化,到了這一代已近完全消失了,年輕一代的未來又充滿不安。」現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阿紹,語重心長的道出了碧候,也是台灣原住民共同面對的困境。

日據時代為了將原住民就近集中管理,原名比亞豪(PIAHAW)社的老碧候,被強迫從大濁水溪(今和平溪)上游,極深山中集體遷出,一群原本不受任何管轄的山林子民,從此離山愈來愈遠了。隨著顛沛流離的過程,土地喪失了,新型態的生活是殘酷的挑戰,傳統的歷史、文化被刻意扭曲,族群認同逐漸流失,經濟上的弱勢,「出外謀生」是唯一的選擇。於是部落組織逐漸解體,家庭功能漸式微,部落內部充滿不安之心與不平之怨;對未來茫然,一種無奈氣氛瀰漫整個村落。

874月,碧候社區發展協會在村裡一群有心人士推動下成立了。

「南澳7個部落中我們是最慢成立協會的,但我們最實際在工作。」;

「由於教授全心全力,近乎拋妻棄子的投入一切,工作才得以推動」;

「他比碧候人更愛碧候……」;

「教授把碧候當作自己的家園在付出………」,

阿紹口中一再提及的「教授」,指的就是家住礁溪鄉三民村的黃善教先生,兩人三年多前同是武塔國小的職工,由相識而相知。正巧教授轉任碧候村村幹事後,適逢社區發展協會成立,阿紹為人熱心,被推舉為理事長,最佳拍檔的教授就陪著下海了,一場社區營造之路就此展開。

書生氣質、思維細膩的「教授」,除了需綜裡村幹事職務上的大小事務外,由於嫻熟一般行政事務程序,擅長文案、繕寫、研擬企劃,對地方事務瞭若指掌。基於對當地居民的濃厚情誼,毅然投入協助社區重建路。配合在地人阿紹,有豐沛的人脈,極佳人緣,了解在地原有的宗教、經濟、社會生態,能站在第一線上排除紛爭。協會的工作推動,剛起步時,被地方原有既存勢力排拒、質疑,加上人力、經費極度匱乏,只能憑藉萬事起頭難,不做就沒希望的信念倍極艱辛,一步步默默推動。漸漸得到認同、接受,也誘發社區居民認知,除了宗教活動,有更多社區共同的公共議題,可以參與、付出。靜意

「追求三餐溫飽」,這個活生生的現實問題,導致社區裡存在的少年輟學、中年失業、老人失養、家庭親職教育失能、隔代教養普遍存在,意外事故比例高、酗酒等,環環相扣,千頭萬緒的結。首先,解燃眉之急的就是協助申請中低收入、老人殘障補助,以微薄的社福津貼來維持基本生活(280戶居民的碧候社區,就有80多個補助案)。舉辦連串的社區籃球賽、傳統技藝競賽、老人健行、介紹傳統美食園遊會、社區學校聯合運動會、泰雅聯歡晚會等,鼓勵家家戶戶、親子老少共同加入活動,讓沉寂的村落,熱絡起來,進而尋回社區認同。為了能延續原住民傳統技能、提振文化產業、培訓技藝,推動泰雅傳統藤編、織布研習、傳統美食調製訓練。為了彌補地處偏遠,教育文化設施不足,以有限的補助經費,充實社區活動中心內的資訊設備、庫存圖書、老人文康活動設施。他們沒有「社區營造」響亮的口號,卻在沒有掌聲的寧靜中,進行改造、深耕社區。

888月老碧候尋根之旅,以4天的時間,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群部落中的青壯年們,踏著先民被迫遷移的路徑,印證上一代的記憶,回到祖靈的原鄉,還原被扭曲的歷史,撫平飄盪的靈魂。他們還說:「幾年內要透過耆老座談、口述歷史,作資料、影像收集。再將泰雅先民,在漫長歲月中留下的傳說、神話、生活故事、悠揚民歌、智慧格言、祭儀等集結成冊。」讓泰雅族子孫知道自己承襲有先民的智慧,面對眼前急遽的生活和文化變遷,自信且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去克服。

碧候沒有停下來,過完農曆年之後,另一系列活動又將展開,彩繪部落是希望透過一筆一劃,將南澳街上通往碧候村的中央高速公路兩旁,繪出泰雅原住民的色彩,融入居民的關壞,讓回家的路更光彩。也要走出去,加入社區結盟,共同進行「宜蘭社區日曆」編製工作。藉以展現泰雅文化的真實風貌,豐富宜蘭多元文化的特質,向外界證實,碧候再向前走,拭目以待吧!!

「碧候存在的困境,絕對是台灣原住民共同有的困境」;

「碧候社區總體營造如能成功,會是原住民部落的一個希望所在」;

「社區結構殘破,人才、經費有限,這個擔子挑的很辛苦,也很沉重。」;

長年來,山地原住民保留地,被巧取掠奪殆盡。至今,擁有足夠耕地,依賴農、林種植,而能達到經濟收益者寥寥無幾。況且,不公平的產銷剝削,讓碧候的家庭,都曾有因種了洋香瓜、西瓜等經濟作物,卻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的椎心之痛。只好遠離家園,淪落都市叢林中,在低層勞力市場做臨時工,過另一種漂泊流離的生活。

「我們做的是社區服務,不是慈善機構,經費不夠,就用土法煉鋼方式,以時間、體力、精神,經營無本生意。」他們曾感嘆,原住民社會精英、部落知識分子的冷漠。但卻對辛勤付出之後,能有點滴的迴響;對漸漸抬頭的社區意識,感動不已。

「如果有一天「教授」升官,調離碧候,那時真不知該怎麼辦?…」這是阿紹的真心話,也是最擔心的。因為,只有一個唐吉訶德是不夠的 !!

有言:「良善之人,即使在遠方也應輝耀。」別讓碧候的兄弟們,太孤寂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feng420 的頭像
    chinfeng420

    刀仔 - 阿峰的世界

    chinfeng4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