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
記的那天已時入冬序,但卻擁有一個日麗風和的好日子!位處羅東鎮西南隅的仁德社區,迎接每一個來賓訪客走過長串的風鈴隧道,在清脆悅耳聲響伴隨與社區居民熱烈招呼下,分享「風聲鈴動,風華再現」活動的活絡氣氛與燦爛陽光。
這是93年度社造員培訓案的社區成果展,卻是俗稱「紅瓦厝仔」的地方大代誌,從社造員初始提議-以風鈴創作為凝聚社區意識的主軸,藉帶動社區老少不同世代的參與,以建構共同的歷史印象與記憶。每週的課程從社造理念介紹起,到認識風鈴、製作、彩繪及結合環保材料創作等,讓過去是傳統的老聚落,在此刻逐漸被現代性入侵,而導至人際疏離的都會型社區,能因課程推動而得以聚首學習、創作、聊天、傳播鄰里街坊的大小事,拉近一向疏遠的社區生活關係。也希望以風鈴的叮噹聲,能勾起老一輩對早期地方紅瓦屋頂,每遇風起時刻強者吹落或輕風微起稀疏碰撞聲響的遙遠記憶,串連起上下一代一代的共同空間記憶。
初次啟動的「社區營造案」活動,攪動了一向沉寂的社區,一群人興奮不己的談論著-
「印象中除了過去的羅東大拜拜以外,社區多年來從未像今天這麼『鬧熱』,為了辦活動輸人不輸陣,突然之間大大小小都跑出來了,原來『厝邊後尾』住這麼多人!」
「那位滿頭白髮、戴著老花眼鏡的老阿媽,從70年前學會『挽面』,今天首度公開在年輕一代面前,『展寶』過去唯有的美容絕招,精細的手藝讓排隊等候挽面的人潮不曾間斷過。原來社區寶貝還真不少!」
「福蘭社成立於本地已經130多年了,此次提供珍貴保存的古文物樂器,能展示出來真是難得一見,聽到現場鑼鼓喧天的北管演奏,好像對外鄭重宣示這裡才是北管重鎮與溪南第一大社,不要忘掉我們有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承擔著薪傳重任。」
「從收集老照片的展現,下一代才知道這裡社區附近,曾有過雖無法回復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月眉圳貫穿、蓄水池水泳場、鄰近南門港等,要不是這個活動的推動,社區年輕一代甚至連自己住在人稱『紅瓦厝』這個老地名都不知道了!」
然而對9個月來,參加社造課程不曾缺課的的漢銘與清章兄兩位社造員,180堂的社造啟蒙課程,雖打開了個人新視野,但回到社區生活世界從零啟動的社造,必然因面對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大,而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而行。從社造案絞盡腦汁構想以風鈴為營造主軸的提出,透過與社區發展協會、理辦公室和鎮公所不斷的溝通獲得支持,之後因應工作分配,籌備會一次一次的召開,為風鈴研習營四處招兵買馬相互激盪創意,也廣發英雄帖收集地方老照片對照社區今昔,安排社區大學電影社走入社區放映與座談,開啟另類參與和結合,也才有後來成果展上社大國樂團的情義相助演出。尤其成果展活動前不論分配動員社區媽媽負責的風味餐炊煮、邀請函書寫印製與發放、社區標誌與旗幟製作、活動流程設計與管制、會場舞台佈置的突顯和活動預算控制拿捏……等等,其中要動員的人次與觸及互動網絡多、涉及庶務性的繁雜瑣碎、排除結構性的對立與資源爭奪化解等無一能置身事外,豈止以幾近癱瘓得以形容,但整個歷程兩個人一路行來,有如走過刀山「萃鍊」得以再生的脫胎換骨般。
在「事過境遷」的一個夜晚,伴著小酒微醺的一段「訪談」,有著一份真情告白與期許-
「雖然我們自己社造經驗仍不足,跌撞中走過社造案推動,整個活動歷程有待改進的缺失不少,但收穫不少的是從課程學習有了完整的社造概念;欣喜的是從社區熱烈參與中看到歷史的『紅瓦厝』,不再只是地理名詞,今日已踏出重構生活社區的初步;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社造案的『同班同學』,那一路相挺的情誼是走過無奈、挫折的最大支持力量,我永遠珍惜!」
「何其有幸!社造案有著從縣府、鎮公所到社區發展協會、里辦公室的熱切關注和支持,短期內才得以風光推動完成。然而目前社區仍未能擺脫傳統政治性結構對立和民主異化干預社造場域,離真正由下而上有自主的社造機制建構完成,和藉參與民主中凝聚社區意識之徑仍遠,正如其他大部分的社區,社造這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
相對於羅東市中心急速的現代化建築改建與完全商圈化發展,仁德是偏處一隅,幾年來幢幢現代建築逐漸取代了傳統房舍,凸顯了此刻是一個樓房、矮厝比鄰參差,街弄彎曲狹小、幾無公共空地的老傳統社區。在一個狹長的停車位搭起的活動棚子,也能將成果展熱絡炒起,難得的是社區也動員起來了,一個個親切招呼,引進的訪客人潮不斷,再再說明今日在「紅瓦厝仔」,依然存有一些生活相互依存關係與未盡流失的社區意識,但如何護持不失呢!同樣「社造員培訓案」的結束,初步啟動社造的仁德社區,必須馬上彙整社造的下一步何去何從?正如再生產的風鈴文化,是否能撩起共同的迴響與建構成社區記憶,甚至成為社區文化產業,有待持續生產、再現與觀察。永續的營造「紅瓦厝仔」,如何能一步一步的經營出呢!
鑒於過去一個個社區社造經驗歸納,在社造啟動初始以「爭取建設資源」引入,確有帶動社區動員的誘因,但只爲配合社造政策績效,無視於社區主體需要思維,急於推動一個個光鮮耀眼的外造化社造案,不僅容易陷入「資源依賴」和「發展第一」的迷失,亦常因政治力和派系介入利益赤裸爭奪,導至社區衝突加劇的前車之鑑不少。
也曾在幾個樸實傳統部落與社區,看到一路堅持以內造性的社造模式,追求平實的、生活化的和規模不大,推動社會文化型的社造為主軸,是一個減低權力競逐與資源分配掠奪,走衝突的成功經驗。他們強調從文化社區的公民意識建立起,以建構「生活共同體」的認同,一步一步走自稱「成本低、意涵深」的社造路,足為一般社區借鏡。
他們說過去「紅瓦厝仔」的北管福蘭社,有過因福祿、西皮兩派,長期對立彼此械鬥不止的日子,之後期許以寬恕行為、倡議仁德求和解共存,故予以命名為「仁德里」。但願傳統老社區,欲藉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啟動社區再造契機的此刻,能一路攜手共創「仁德」新風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