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
「聽說,以前有個窮書生,不求名利,甘願到處說道德,擔著兩個破書箱,
攀山涉水到各庄頭榕樹下、廟仔口,講道德給人聽….」。
「我最尊敬品德好的讀書人,親像阮社區內這群老師…」進士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長張井如此說著。
他,一個不曾拿過學校一張畢業證書,一生都從事修理機械的黑手,卻擔下帶領營造文化社區的重責,這背後有一長串的故事—
「阮爸爸的個性,一世人不論做什麼,都全力以赴,不曾玩假的….」;
「從伊少年時打鐵仔,拼裝鐵牛車、修理脫穀機、大卡車,到現在修理怪手,都玩真的」。
「他怕將社區內的未來,帶出軌落海去,現在還在社區大學內的社區領袖培訓班上課呢!」
張理事長由於長年來受一位進士里已故老里長提攜照顧,並受其服務鄉里的熱忱感動,基於一份感恩與回饋,就”突然”接下了發展協會,並誠懇而謙虛的說:「我是缺乏經驗的理事長,當初一直很惶恐,不知要做什麼! 知道鄉土文化、人文教育很重要,但不知從何著手!」、「面對常有學生、文史工作者要地方文物資料、問問題,便不知所措,只會亂塗鴉,畫個地方歷史古蹟草圖外,便無以為繼」。
都市更新後的下擺厘,平地起高樓,成了新興住宅區。由於鄰近宜蘭市機關、學校,成了公教人員居多的文教社區。如此臥虎藏龍、濟濟多士,沈潛其中20多年的宜蘭史專家陳進傳教授,就在盛情相託,地方人做地方事的使命感激勵下,帶頭率領一批退休或現職的中小學教師,不放過社區內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進行全面文史資源調查,分小組、設主題、辦耆老座談、再現地勘查,從一場場的對談中,回溯歷史、尋找回憶、建構歷史空間、對照新、舊地名、建立社區珍貴的文史檔案,雖然耗去了他們不少個休假日,卻無怨無悔。「有時就是一下午陪老人家聊天,也是蠻有趣的工作」陳教授打趣的說。「我敢說這是一場宜蘭縣有史以來最完整的社區文史資源調查,建立最詳盡的資料」他一向很謙虛的。
擺厘位於宜蘭市的西南角,比鄰員山鄉惠好村。原屬於員山鄉,光復後才劃歸為宜蘭市。為了紀念宜蘭縣唯一的進士楊士芳先生曾住過擺厘莊,後改名為進士里。目前進士路貫穿的頂擺厘,平疇綠野,居民務農居多,呈現濃厚的鄉村田野景觀,以嵐峰路分界以北的女中路、擺厘路、自強路一帶,新建別墅、大廈林立,人口劇增,一路之隔完全不同的鄉村與都會生活形態,在此交會成強烈的對比,純屬難得,希望它能呈現多元的價值而不是疏遠的距離。
走進時間的長河,漫遊在這交錯的時空中—
曾經平埔族噶瑪蘭人,在蘭陽平原溪北20社中的珍珠滿力與擺厘兩社立社在此,闢良田、挖溝渠,與原住民泰雅族人就近對峙,時有衝突。經百年變遷,如今噶瑪蘭人足跡已遠,但不時仍可在田野中挖掘到先民遺物、墳塚、房屋樑柱等,老一輩的也不時傳述著,祖先如何向平埔族買地、易物、哄騙的故事。
福建鑑湖堂陳氏家族,經歷輾轉遷徙之後,於清朝道光年間定居擺厘,建立家業,家大業大,成地方一大聚落。此刻曾經是擺厘地標的椰子樹林道,高聳入雲,依然守衛著陳氏鑑湖堂家祠、登瀛書院。比鄰一旁竹圍綠籬、紅磚瓦房的三合院落是陳氏古厝,依舊展現一份純樸優雅。祠堂前的荷花池塘,岸邊花木扶疏,伴著陳宅庭院落羽松林,連成兼具歷史文化、古厝建築、庭園造景、自然景觀的休閒遊憩點。
日據末期,太平洋戰爭吃緊,南機場的建立,佔用了頂擺厘大部土地,飛機起落的呼嘯、空襲時的逃難,成為老一輩永遠的戰事陰影。至今見證這一段歷史的機堡、碉堡、導航站依然完整保留,戰爭的遺物—油庫、彈藥庫、防空洞還三三兩兩,孤伶伶地佇立在田野間,倒是神風特攻隊的故事一直流傳著,痛惜那有去無回的英靈,也控訴戰爭的殘酷與盲目。
豐富的文化遺產,留存最多的歷史遺跡,記錄下一句句口述歷史,將是進士社區共同擁有的珍貴資產,同時也將透過2003年宜蘭縣社區日曆製作,重新展現擺厘風華。陳正仁老師召集的影像日曆工作小組將扮演活化歷史的工作,也承接社區文化工作培訓人才的角色。這裡有說不完的故事,也要有不厭煩的聽眾。
「如何社區營造?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曾一時興起,就想乾脆自己開個怪手,直接整一條步道,連貫路頭路尾,也不知有何法律問題」。
「參訪學習後,才知社區總體營造是久久長長的事,要讓社區內有心人能出聲,要有共識才有力量,為了爭取”心點子”計畫案,我們也請託熱心的黃聲遠建築師,做整體規劃」。
如何去串接自然與人文景觀? 如何打開鄉村與都會生活的對話? 如何營造一個社區共享的公共空間? 如何打造社區共有的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 是一張文化地圖、是廟會活動的熱鬧、是社區報的發行、是共商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他們已在推動將廢棄機堡改建成社區文史工作室,藉以廣納文人雅士與莘莘學子共聚一堂。
而重新規劃中的美福中排,將啟動整體營造的主軸,它和進士路平行,貫穿路頭的育才國小和路尾的住宅區。在早期,由於平埔社遺址在河邊,稱為番社溝。陳家為了防範生番出草,在河兩邊種了三排刺竹,設防禦工事,扮演護城河功能。進入60年代,此地青蔥盛產,在北台灣獨領風騷,溝渠畔洗蔥裝載,在吆喝聲中,帶來高經濟收益,農家戲稱為淘金溝。走過風華,如今他依舊是萬頃良田的灌溉水源,也承載著一代代的回憶。計畫中美福中排,重新遍植刺竹,回復水中自然生態,沿著港邊規劃一條行人與腳踏車專用的步道,藉著步道聯結住宅區的社區居民,可輕易一出家門便走入田野世界,沿途有風、有歷史回憶,可拜訪古厝,幽遊祠堂、書院,穿過林蔭蒼木,嬉戲老樹下,來到機堡文史工作室,進行知性文化洗禮,凝望南機場舊地,追憶戰爭遺物,最後轉進國小,圍著老榕樹,聽著祖先的故事。
「期待這條安全步道,能讓路尾住宅區的孩童,每天無憂無慮走一趟歷史空間,來到路頭的國小上學,沿途有阿嬸、阿姨和老大人的招呼和關心,有熟悉的稻草香」;
「路頭的孩童,幾年後也循著同一條路進入”宜蘭城”讀中學、出外打拼,走咱們的先祖走過的路,吹點風、淋點雨」
寄望一條港、一條路串起時間的長河,打開空間的對話,展現擺厘風華,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期待有一天在擺厘的廟口、稻埕、祠堂、港邊或榕樹下,有個窮書生在講道理給人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