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埤仔人生-ㄧ齣「永不背離」的寫實劇

                                黃錦峰   2011.4.29

 戲說後埤

    「後埤仔」人生,精采嗎?若要話說從頭,絕對可以比在台灣,總是一演就是好幾百集的連續劇長,或與習慣「歹戲拖棚」的政治做作鬧劇相較,後埤沙崙地的生活,展演了「俗擱有力」,在地抓力十足的魅力。過去社區的聲音一向不多,但「龜蛇把海口」庇蔭下的生活記憶,留存著常年靜默下的曲折、蒼桑和希望。

   「一輩子討生活艱苦,過去整天忙著顧三餐、養ㄧ家大小,哪裡有過什麼娛樂!在後埤的生活劇本,總是老天爺或別人寫的,阮只能照劇本演小苦旦或跑跑龍套,就是短暫串場的人物啦!」,訪談時當地耆老的話「阮在地攏是討海或作園的古意人,過去欠栽培啦!希望未來社區會出運!」。

 

後埤在哪裡?

    後埤在哪裡?若非4/24社區大學開學典禮在後埤閃亮登場,過去連宜蘭人都很少人知道。之前,應邀參與社區的資源調查課程時,第一次從總幹事阿德口中聽到的介紹-「阮後埤社區靠壯圍的海邊,在台2線濱海公路147-148.5公里間處的兩側,就是介於公館和過嶺兩路標之間,右側與沙崙之間,就是墳墓分布遍地的第一公墓地,應該找的到」。至於「後埤」被稱呼,因緣於過去社區的一小砂崙後方有個水埤,皆已消失不見了。

    一個月以來的進出後埤,隨著規劃的課程進行,卻是讓在地ㄧ群熱行參與的耆老和婆婆媽媽們,犧牲了唱卡拉OK時段,泡茶看犀利「小三」、「夜市」人生等八點檔的時間,陪伴著天南地北的聊天、講古早的生活故事、談塵封已久不堪回首的艱辛命運,也爬了沙崙、穿過墳地、尋找遺址的社區踏查。ㄧ路的陪伴和分享,「混熟」後埤之餘,答應以「他者」記錄一段在地人的記憶和開展的「後埤」人生,回應在後埤看到、聽到的故事。

 

序幕-盤古開天地

    依文獻記載在四百年前,福建沿海有少數漁民,到宜蘭縣壯圍鄉沿海牽罟為生,先民引進牽罟漁具及漁法,以嘗試錯誤方式在蘭陽沿海岸不同地點進行作業。最後決定在潮流最緩和可作業網次最多,及漁獲最豐富的後埤附近的「查某罟寮」地段,建第一個牽罟據點。

    後埤地區較大量的移民,始於1770-1790之間的張、李兩姓人家,張朴信夫婦從頭城外澳沙灘登陸,然後移居來查某罟寮南方約八百公尺的後埤,隨後斷斷續續的移居,形成了沿海的小聚落,在宜蘭開拓史中,屈指一算比昔日「開蘭」紀念日建構,斷取1796年為開墾源點,更早了多年。如此置之前的海路移入先民或泰雅、平埔族等原住民族於何地!也複製了往昔歐洲白人吹捧「發現」新大陸的事蹟,完全漠視原住民存在的傲慢與可笑。(參考資料:盤古地)

   

耆老-咱們的寶貝

   「有在地生活或社區的老照片嗎?」,社區資源調查進行時,想徵求在地的老照片收集,借以啟動聊天話題,千篇一率的回答是「生吃都不夠,還能晒乾嗎?」、「外地人也許有我們的照片!阮三餐都顧不到,哪能有錢買相機和四處趴趴走照相」、「倒是現在殘破屋舍倒璧還很多,也和30年景像差不多ㄧ樣啦!」。在地人除了最近一、二0年有些家庭生活照外,地方靠海討生活和貧瘠沙地耕作,又長年擁抱墳地相伴的區域,從有記憶以來的生活情境就是大概如此。

    每個年長者,被撩起的共同生活記憶幾乎ㄧ致,就是「比窮、比艱辛的生活!」。倒是耆老座談讓社區的老地名,諸如:查某罟寮、魚寮、姓張仔底、過港、麻糬地、鼻仔尾、公路頭、澎湖厝、大陳仔地、…的所在地和地名原由逐漸清晰。至於長年比鄰墓地聽多的詭異傳說、習以為常進出墓園玩耍和依賴墓地殯葬討生活的文化和故事,一談起也是ㄧ拖拉庫。「每天面對生老病死和送葬行列,孩童時禁忌總是多,久了習慣之後就看破了!ㄧ代ㄧ代還是活下來了,也就認命!」。

 

1950「后埤」地圖

    回朔50年代的後埤,海邊除了現有大沙崙,還有兩、三條小沙崙,從目前沙崙到海邊大約有200-300公尺處,沙崙高度大約有20幾公尺。

從日治末期大正年間的壯圍公館大小字圖,顯示的后埤竹圍聚落分佈集中出現在今台2線一帶呈長條狀,茅草房舍興建皆呈面西、背東,託東側層層沙崙以防風害,聚落進出依賴東側沙崙下的巡查小徑和西側房舍家戶前稻程的空曠地聯成進出路。生活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沙崙地生根討生活,能有的農作就是種植花生和蕃薯,求餬口和養牲畜,在海濱則依靠牽罟,罟嶚皆設在沙崙上側後方的林間,可防颱風與避風害,隨著地理變遷卻也ㄧ再退縮。

    早期社區居民聽到海螺聲,便會紛紛放下手邊工作,前往海邊一起拉罟索,「摸索就分魚」是海濱傳統互助分享文化,每談及當時分股、分罟和搶罟,則還有一大堆的故事…。至於地方厘語「火燒罟寮全無望」,因茅草蓋的罟寮,ㄧ旦著火必ㄧ發不可收拾,且是地方依海維生唯一的合股投資,影響家族生活至鉅。牽罟或捕撈所得魚獲,先民用一根扁擔挑著沿著沙崙下的「巡查路」,一路走到目前東港「無線電下」來進行販賣,賺取生活所需。當時最多的共同生活記憶就是「生活很苦,窮到被鬼抓!」、「靠海生活和沙崙地耕作,不可能有富裕生活」。

   

變遷的80年代

    1980年左右,台2線濱海公路闢建,從傳統聚落中間緊挨著住戶直接切穿而過,之後西側逐漸改建的新建屋舍,才出現背西面向東側的建築,因而有今日呈現東側房舍完全面向台2線,但西側房舍同時有部份面、背對路並存的少有特殊異象。海岸的沙崙數目已減少了,沙灘線已逐漸內縮到現在剩50公尺,海濱的討海,因應宜蘭的養殖漁業崛起,需要大量魚苗、鰻魚苗,農曆10月到過年前,寒冬徹夜抓魚苗與老天爺搶口飯吃,抓魚苗暫棲的的蒙古包,固植於沙灘上的沙崙前,方便進出也基於漲、退潮大時的安全考量,曾經排滿整個鄰近海域蔚為壯觀夜景。如果你問「抓魚苗有領地劃分嗎?」,放心啦!後埤仔人有自己和諧共存的不成文的在地法則。

    在農閒時期,家家戶戶會拿起耙子耙文哈,到後期休閒漁業盛行,利用杓子來抓海蟲,耆老們說「加減來貼補家用,單單靠耕作是無法維持家裡大大小小開銷」。所以不論以前的牽罟、抓魚苗、男人外地到處作散工或女人成衣廠加班車衣服,後埤人ㄧ再展現「ㄧ枝草ㄧ點露」的艱忍不拔和毅力。社區的時空映像,隨著從扁擔ㄧ肩挑、力阿卡、三輪車到發財車的運輸工具,社區經濟隨著交通的方便有了改善,房舍也從茅草屋、土角厝、磚仔厝到鋼筋水泥一步步的演替,但不變的是乾涸沙丘地的小聚落,緊鄰車輛呼嘯而過的大馬路,難怪ㄧ直缺少花花草草的鮮豔色彩和一份愜意生活的優閒。

   

邊緣的宿命?

    陪伴地方耆老踏查,走在陳定南縣長時代,在沙崙上開闢腳踏車道,讓沙崙獲得新生,成為社區居民平時運動的好去處。近年來因為海岸線流失,政府在沙崙外築起竹籬,保護沙崙希望能夠生長植被,讓沙崙能夠經營與保存。感嘆兒時的海灘和小砂丘消失了不少,記憶中宛如不久前仍有海防駐守,以鋼筋水泥建構的碉堡,如今在兩沙崙低地之間,芳草蔓延中找到仍完整的遺跡,結構體ㄧ半早已埋入地下,完全失去過去監視海防的視野和防禦砲台的功能,可見當地地景變遷快速,怎不令人嘆「滄海桑田」。

    不變的是後埤仔的時空變遷中,地處地理邊緣的後埤,ㄧ直以來開發和發展難以脫離被客體化、被決定的邊緣宿命。先民選擇了濱海的沙崙地討海移墾,固定了不離棄的一代代死守土地的生計模式,和雖餓不死但也養不飽的生活。靠海的牽罟結束的早,抓魚苗、轉行養殖業或女性進入成衣廠有時有陣,都不能抵抗大環境變遷中的漁獲漸少、產業外移、抽水養殖限定…等,成為支援地方穩定生產和就業基地,大部分依賴「在外地」創業、工作或打散工支撐家庭,或是移居外地。鄰近第一公墓比鄰墳地的荒郊區位,成為宜蘭市區、壯圍、甚至公館和過嶺的邊緣映象,外界認定的窮鄉僻里,也成為在地長期被建構後的自我認同印象。「公路頭」的地名,是地方為連接市區送葬行列到達公墓,最早被開闢且唯一公路的盡頭,初始純為市區送葬行列被需要的一條路,老地名「公路頭」沿用至今,也隱藏了一段「屈就」的故事。

    而濱海公路的開通,竟然從傳統聚落中一刀切過,永遠改變了竹圍聚落、家族生活和社區關係。甚至從早期紅葉村和後埤村共構的紅後社區,被拆解為紅葉和後埤社區,從此紅葉村和後埤村消失了,又冒出了復興村。連串的分分合合、劃分切割,後埤有過主體發聲或聲音能被聽到嗎?

 

不背離的希望

   老天不曾獨厚後埤,後埤的發展不曾享天時和地利,被邊緣化也難有主體發聲。但「上ㄧ代能在窮土地上,依靠雙手單打獨鬥,艱辛的延續生活和生命的驕傲,相信我們這一代應該也可以!」。

    今日不背離後埤,走出在地希望的故事一堆:不信沙地只能種經濟價低的花生、甘薯、菜頭等難以養家的副業扮演,於是淮山達人林桑,5年前才開始經由學習、改良不斷嘗試種淮山,如今打造了獨特的拋物形搭架,種植日本種山藥,開展沙崙上的高經濟作物。「種菜人家」的黃老師,拒絕工廠決定前進中國時的高薪誘惑,毅然留下來從整理既有的家園開始種有機蔬菜,15年來堅持不使用農藥,以我健康大家都健康的信念,尋求在地消費支持,如今經營頗具規模的「綠園有機農場」。鮭魚返鄉的鄉土召喚,年輕離家的阿德,離開台北的電腦公司返鄉創業有成,也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展現一身的活力、歷練和能力。青壯ㄧ代的林董承繼家業,克服偏鄉徵才不易困境,毅然決定根留家園,留鄉開設營造廠,對社區事務出錢出力,參與時總有全家人的身影。以在地現撈海鮮,留下駐足的饕客的地方小吃…。

    近年來,他們自己寫劇本,演出在貧瘠的土地上找出農作新生機,參與展現對土地的關懷和充滿驕傲,希望社區居民能在自己土地上,如同先人得以延續生命,攜手抓住經營社區的主體,創造生機、希望、驕傲和認同。

  

走出後埤新人生

    從社造園培訓案,走動社區輔導掀起的社區擾動。社造實作引入資調課程,每次總是「高朋滿座」,不曾冷場過的耆老分享和對話。延伸至開學活動的ㄧ場場籌備會,全場座無虛席卻喜氣洋洋,以戰戰兢兢力挺社區「大拜拜」的到來。「社區」沸騰,也達爆炸臨界了!從開學記者會上報起後,「後埤被看見了!」引爆了社區認同和能量,……。(※基於一定有他文專門介紹描繪,且個人不善於寫內心劇,只好藏拙免於誤事,故不再贅述。)

    長年來,幾乎只出不進的在地人口移動,依然維繫難以成市鎮的小聚落型態,加上鄰里左右幾乎都是從幾個原生大家族延伸,相互交疊的親朋好友關係互動多,加上一同走過艱辛歲月凝聚的情感,未來「人和」將是社區最大的資產。

    正如從夜市人生,不該只是看到消費者姿意享受愉悅和慾望,它也支撐、溫飽了許多家庭和培育了無數堅韌生命。「咱瞴通嫌後埤」,後埤的這一代,沒有選擇的承續了先民選擇的天空和土地,代代走過篳路藍縷,以啟生活、延生命的不放棄,該給予掌聲的是近年來,社區以自己的「人和」啟動凝聚人氣,從在地主體出發,企圖打造讓下一代能在社區有好生活為驕傲!後埤社區還有漫漫的社造長路要走,待續的劇也許精彩,但不ㄧ定好演。

 

待續的後埤人生,

    後埤仔人生,展演著ㄧ齣長長的寫實戲,在宜蘭的空間邊緣,跨越世代共同接續演出著,一個社群世代不背離貧瘠的沙崙地,曾經走過卑微,被拼湊、客體化定位的歷史和生活,今日,從一個殘破社區,走出堅韌的新芽與新希望。

    如果你不曾到過後埤,記得下次路過後埤時,今日的這些人、這些事,值得您停下腳步細細品味,賞析待續中的後埤人生續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feng4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