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到「非核」 2011.3.20
「311」日本東北大地震,全球各地放送著強震和海嘯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慘劇,ㄧ幕幕不斷出現,足證人力於大自然力量之前的卑微。大和民族歷經災難,依然展現的堅韌和尊嚴,讓我們尊敬,也ㄧ起為往生者祝禱、為生者加油!
如何終結福島核災,目前無人可預知!蘇聯車諾堡、美國三哩島…,過去的核能災難殷鑒不遠。面對全球「非核」家園的倡議日漸高漲之際,我們的政府,卻依然堅持「麻木不仁」!近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非核家園的朝野共識,卻被國民政府逐步的破壞,不僅對既有老舊核電廠提出延役的計畫,甚且增設核能機組的聲音也始終甚囂塵上,長年來,對於核電廠興建安全管理與監督的態度,也是異常草率。唉!這種政府,不要也吧!
兹整理2004.01.在研究所選修「環境社會學」課程,所繳交的期末研究報告-<「核四」到「非核」: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解析>ㄧ文分享。
前言
曾經只因認知核能科技風險,過去多次參與貢寮、宜蘭、台北街頭反核運動的自己,秉持的唯一信念就是「台灣沒有能力承受任何一次核子災變」。
之後,目睹台灣反核之路20年將屆卻仍無盡期!而新政府上台推動「核四停建」造成詭異的政治風波,蘭嶼核廢料遷場至今仍因「鄰避效應」而無解,卻不見誰是決策元兇的追究,最近的立法院又生產出「公投法」的政治怪胎等。深深感受推動一個「非核家園」的實踐,卻衝擊著台灣政治、經濟、社會、倫理道德基本價值的多面向競稱。環境社會學的課程以來,以社會學的角度切入問題探討,開展了自己對科技風險不同角度的認知,感受風險社會的概念,更能提供綜觀現代性社會更完整的視野,也重新檢視一條自己曾經走過的路。
本研究報告企圖以解析過去是/非核問題,在台灣被社會建構的歷程為討論主軸,從國際核能工業發展、重大核能意外事件背景,對比台灣核電建廠時間作歷史回顧,進而以資本主義擴張的世界體系中台灣的位置,檢視「核能發電」如何被政府建構成能源政策的新貴!接著解析反核團體,如何透過社會運動進行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並對比德國政府在風險社會中,如何結合社會力進行風險管理!最後提出風險社會中,「非核家園」的政治實踐如何可能!
歷史回顧:
1940年代中期之後,隨著美蘇核子武器競賽的發展,需要核能發電的核廢料來提煉原料,於是美國的核能工業伴隨著軍火工業急速擴張,背後有國家力量基於國家利益考量,支持特定大財團以高科技和國防因素掩飾,成為奇異、西屋等幾家特權公司的禁臠,並以跨國企業型態,透過國家政治力運作成為核能產業專賣店,在國內、外橫行無阻。
回到60年代台灣,工業化政策確定以發展勞力密集的加工業以及高耗能的產業結構,進入全球資本主義垂直分工體系的磨坊中,導致70年代後的電力需求急劇地增加。並且1973年的全球性石油危機,進一步提供了核能工業在台灣發展的潛力。在政治層面則因台灣長期依附美國政經勢力的影響,造成美國核能工業進入台灣市場亦成順理成章的事實。在1978-1985相繼完成核一、二、三共6部機組,並同時著手籌建核四廠。
1974年始,美國首次出現環保運動中的反核聲音,延續之前美國國內反越戰的人士紛紛加入反核行列,正巧1979年美國發生舉世震驚的三里島核電廠事故,更壯大了反核聲浪,於是出現其國內有取消且不再增訂核電廠的事實。1986年的蘇聯車諾堡核電廠爐心融化重大傷亡,完全戳破核能神話,世人也見識到科技風險的擴張性,現代化社會中反思性的反核聲浪崛起,並在全世界串聯。
「核能發電」,如何被建構成台灣能源政策的新貴?
資本主義工業生產透過不斷的發展,行全球性的擴張,以生產發展為進步的論述進行滲透,從中心橫掃至邊緣無一倖免可以逃離此經濟邏輯與統合的影響,並以自由市場主義之名,建構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單向殖民宰制性秩序,一個完整的全球性垂直分工體系就此確立,強權的跨國企業在此庇祐下得以輕易衝破第三世界國家主權邊界,進行現代商業殖民。
美國的跨國核能工業在1975年代之後,因應其國內反核聲浪高漲、抵制消費窘境下,透過政治力強行建立自己負責「核電廠」生產
,而第三世界國家負責承擔「核電廠」的消費買單,於是另一種世界體系的核能產業垂直分工緊密建立。
核能科技的高高在上與威權體制政經結構,是核能發電建構成台灣能源政策新貴的共同推手,檢視核一二三廠的招標興建過程,台電屈於政治壓力,擺明非美國貨不買,美國在取得合約之後,又將核電利益完全分配給負責規劃的貝泰公司、另外奇異負責汽機間、西屋負責反應爐、外債是向美國進出口銀行借。國內的承接又是另一利益集團的分贓方式,黨營事業、退輔會、榮工處等完全一條線結合,顯現威權體制下特權、官僚、軍人分贓結構。在此邊陲資本主義的國家依賴性格表露無遺,對外主權國家邊界被徹底摧毀,對內以威權體制掌握一切利益分配,扮演世界體系中的買辦角色,並以利益結合成更穩定的政經權力中心。
建構核能科技的圖騰,成了1970年代第三世界國家能源政策的第一步,高科技發展使知識/社會分化趨複雜性,導至專業牆越高、知識間整合不易,高科技論述成為專業特權的禁臠之地,不容民間世俗挑戰,而其現代化符號也被建構成進步、發展的代名詞。當時在國際反核聲浪已出現時,國內猶以能走進能源現代化、促進經濟發展,實踐能源多元政策、避免過度依賴燃油和燃煤,核能發電污染少、對環境衝擊小,經濟效益高、有助穩定電價,發電機組先進、供電穩定等理由,推銷核電是追求現代化發展與擁有高科技象徵的必然選擇。並透過國家機器結合技術官僚、核能相關專家,透過國家完全掌握的公共傳播媒體、學校教育體系等,進行完全宰制論述領域,行另一威權壟斷的建構方式。對曾有微弱的反核聲音總以自恃科技的傲慢高姿態說:「不懂核能者,休談問題」、「一切恐懼來自無知」、「相信專家才是理性」,構築科技獨裁自我防禦的深溝高牆。
1989年之前的台灣民間社會,歷經近五十年的戒嚴威權體制,雖已邁入工業化社會,在經濟發展面向,也擠進開發中國家行列。然長期缺乏民主、公開的政治參與體制,一個開放的公共論述場域完全闕如。且工業-科技-發展主義支配主軸的高科技社會,扭曲了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擴大、加深了兩者的鴻溝,故無形的理性思維,被建構成只有專家享有對科技壟斷發言權,相信社會制度能完全控制科技安全性,國家是全能的決策者,進步發展是唯一的理性思維,在一個工業理性時代,國家主導核能發電政策的社會建構,便如入無人之地。
「反核」運動一解析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歷程
1980年台電正式提出核四建廠計劃,此時台灣民主化運動,已漸鬆動戒嚴威權體制,體制外高喊著政治民主化聲響,社會上長期封鎖的知識、資訊逐漸被解放。國內已運轉中的核一二三廠核安事故不斷,打破核電安全的神話,地方因過去追求工業發展至上,長期被犧牲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污染被破壞殆盡,造成危害生活品質的公害事件層出不窮。國外美國三里島與蘇聯車諾堡嚴重核災等,突顯了核能科技的高風險擴張特質,加速聚合了國內反核力量的集結,之後的「反核」成了伴隨台灣民主化過程,最具代表性、歷時最久的社會運動,衝擊台灣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基本價值的多面向衝突。
1986年之後的兩年內,由台灣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為主,組成的非政府組織環保團體,如台灣環保聯盟、新環境基金會、主婦聯盟、台灣綠色和平組織等紛紛成立,聚合了民間反核的社會力,展現一股不同以往的反思參與型的社運。尤其台灣環保聯盟更透過與草根社區結合,不斷參與貢寮、蘭嶼、恆春等地方反核行動與各地的反公害活動,積極提供學術論述支援(以聯盟的學術委員會為主),並於全台各地成立分會進行全國性行動串聯,如每年五月舉行全國反核大遊行持續至今。
在此之前的反核,僅限於核電廠與核廢料廠所在地的零星抗議,初期的就地集結並以肢體抗爭為手段,要求對污染賠賞或地方回饋金的重新分配屬地方自力救濟型。之後反核力量逐漸脫離情緒性的肢體抗爭,慢慢轉向以有計劃的示威遊行為主的理性抗爭。組織的成立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它扮演居中協調、策劃使抗議的行動更有步驟、方法、計劃、整合更大的力量。因此多年來以連署、遊行、苦行、新聞聲明、寫信、出版刊物、巡迴演講、說明座談會、營隊教育、參與制定法律政策的各種方法付諸行動實踐,形成對執政者的社會壓力。
因持續的與群眾對話,反核的理念與目標,透過不同溝通與運動型式擴散成反核的社會力量,這是多年來反核團體走進社區,由和地方新的社會關係建立,而將學術理念建構於社會底層形塑出最深化力量與凝聚的社會運動能量,此股社會力是對傳統以來,由上而下決策出的核能巨靈形成最大挑戰力。
檢視這個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歷程,是經由現代社會性中知識分子反思性醒悟,透過政治民主化之後,對公共論述場域取得發言競稱位置,進行對傳統建構的是/非核能概念,以新論述、新社會價值的重新建構加以翻轉,挑戰主流社會的制度性安排與意識型態。`學術界為主發動的反核啟蒙論述,直接形成專家挑戰「核技」是高科技的信仰與迎合工業理性中民間信任專家系統的特質,在公共場域中進行「核能科技」的解構與再建構競稱。
從初始揭開核四決策背後特權政經結構起,各領域學者、專家不斷提出論述核電的不安全、不經濟、不道德、不民主,接著全面檢討能源政策,輻射與環境浩劫,經濟與環保,民主決策與公投等等,近年來更述及基本價值的環境、世代正義,風險社會中的選擇,並以追求永續台灣、建構非核家園作訴求。
綜觀上述反核論述進程,結合著反核運動的社會訴求主軸「反核四」、「核四公投」、「非核家園」,也回應著多年來台灣呈現「特有種」的政治現實和生態-威權體制的核電決策、政治結構混亂、產生「非常公投法」的「非正常國家」。
如果依Fisher對新社會運動的定義是強調價值(values),向科技的目的(ends)及環境的遭受破壞進行挑戰。Klandermans的觀察新社會運動,是已不再接受社會必須無條件接受經濟成長的假設,此運動的成員質疑資本主義傳統價值,並尋求建構與大自然、異性、工作及消費的另一種新關係。依此觀察台灣的反核運動,具備了新社會運動的特質,實踐新環境典範精神,深具反思與理想性。但「非核家園」的實踐,不在落實於社會建構的艱辛,而在於面對的是一個顢憨、長期扭曲的政治體系,無視於既存的風險社會、無心與社會力對話,因此反核的社運之路,必定伴隨台灣的民主政治改造成功才得以實踐的可能,未來「反核」之路仍是孤獨的漫漫長路。
他山之石
1998年德國社會民主黨贏得大選之後,並與綠黨簽訂「紅綠聯合執政」政黨協約,「終止核能使用」即成為政策執行的目標,貫徹政黨能源政策,實踐民意的支持、擔起決策責任。接著是進行與電力集團協商,以不補賞原則漸進終止核能,開放討論開發新再生質源與修改原子能法規,取得以漸進方式關閉德國境內19座核電廠,以期32年之後實現無核家園夢想的共識。2003年11月依預定時間,已關閉位於北德的史塔德核電廠,展開非核的第一頁,這是一個面對核能高科技風險,選擇未來的一個決定。也是第一個高度依賴核能電業供給,及擁有大型核能電廠,卻同時又執行終止核能計劃的國家,其政府風險決策與民主參與行動值得借鏡。
總結其「終止核能使用」的論點,圍繞著強調經濟成長、充裕的電力與再生能源技術發展共兼顧,認為可行與必要,主要論點:.追求「永續性的電力發展」就是增加再生能源發展技術的投資,終止核能對環境健康的破壞。終止核能使用不以經濟沉痾作為交換條件,而是以新能源作為替代方案,以確保工作機會、能源生產、環境保護。而其行動方案與能源替代選擇,必完全開放社會參與選擇。
如同全球其他國家皆要面對核能使用與否、潛在的環境危險、核能電廠運轉年限、核廢料儲存、管制及運送的安全問題的議題與選擇、決策。德國以政治力量在環境與能源訴求的困難與衝突中作決定,卻完全開放民眾參與未來能源取代行動實踐決定,其最終取決的力量在於民眾對「能源、環境與發展」之間互動關係的認知,以及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未來」來決定,體現一個以風險理性面對身處社會風險的決定案例。
「非核家園」在風險社會中的政治實踐
台灣由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為主組成的反核團體,從走進社區與地方行動的結合,透過新環境典範論述進行環境問題的社會建構,確實看到了組織推動的社會運動,對組構成社會力的效應、凝聚台灣社會的生命力,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回應「非核家園」實踐的訴求,相對的我們的政府呢!過去只說「不」,現在野大於朝、令不出門,「不可能」。
風險社會的風險管理理論,強調國家應採取開放性的溝通態度,降低政府機器的權力位置,轉而為經營管理、協調的角色。風險責任的分散化,也應建立在國家尊重公民社會論述的權力和行動基礎上。以核能使用的高科技風險為例,應將風險問題開放給社會領域、形成公共論壇,由公民社會中的團體共同參與決定政策,將決策的基礎擴散到社會共識的過程,以社會理性能接受風險的程度做為政策依據,而暫擱置高度爭議的事務。
如果不敢期待台灣能有負責的政府,以風險管理的決策打造非核家園的夢想,不如自身去建構貝克所描繪的「次政治」領域,個人面對危機起而行動的反身性政治,透過溝通、結合參與,形朔公民社會,破解傳統制度僵化、權力操縱政治的僵局,即由下而上從個人實踐到政治實踐,讓每一個在這個社會中的個人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力。
個人覺得追求「非核家園」的實現,最後仍需透過社會力的展現,那就是不停推動反核的社會運動凝聚社會力,與推動真正能落實社區公意義涵的公投法,才有期待「非核家園」政治實踐的可能。
參考書目:
吳焜裕 2003 <全民公投與環境風險分析> 台灣環境 No.130
周桂田 2000 <風險社會之政治實踐> 當代月刊 No.154
顧忠華 2003 <風險社會中的風險治理> 當代月刊 No.194
紀駿傑 2003 <非核家園的理念與價值> 台灣環境No.130
2002 <核廢場凸顯代間正義問題> 中國時報2002.4.12
王俊秀 2001 《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巨流出版社
中國工程師學會 1985 《透視核能》中國工程師學會
鄭先佑編 1994 《核四決策與輻射傷害》 前衛出版社
Felix.C.M著 謝雯凱 譯 2003 <德國的新能源> 台灣環境 No.129
John W.Gofman 原著 李文瑞 翻譯 1992 《挑戰核能》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Jane Ives 主編 林俊義.楊憲宏 策劃 1987 《公害大輸出:跨國公司和環境控制論文集》人間出版社
留言列表